当前时间: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心新闻 > 正文
中心新闻
西安交大一附院医工结合倡导者吕毅:做世界磁外科发展的引领者
来源:    日期:2019-06-06 10:29    点击:

在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校园一隅,一排朴素的平房和几间实验室构成了外科梦工场。虽然看起来不起眼,但梦工场的创始人——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胆外科吕毅教授却将其视若珍宝。在他的眼里,这里是帮助外科医生,特别是青年医生创造梦想、实现梦想的地方。正如当初为它起名时参照的对象迪士尼梦工场一样,外科梦工场要让外科人的梦想在手术刀尖起舞5月27日,由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以下简称“西安交大一附院”)教授吕毅带领的肝胆外科肝移植团队和外科梦工场团队共同实施的磁辅助快速肝移植术,将肝移植手术的“无肝期”由国际上报道的30分钟至40分钟锐减至9分50秒,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

6月4日,西安交大一附院肝胆病院副院长、著名肝胆外科专家、医工结合倡导者吕毅接受国际在线陕西频道采访,讲述世界纪录背后的故事。


01 -  一次实习埋下医学梦的种子


为什么学医?提到这个问题,吕毅有着和大部分人相同的答案,希望自己成为医生,能够给家人的身体健康带来一些帮助。

1984年,21岁的吕毅从西安医科大学毕业并留校,成为一名普通外科的外科医生,开始了自己的医学生涯。在大学期间的一次实习中,让吕毅再次坚定了自己的医学梦。“毕业前我在医院实习,碰巧遇到医生正在抢救病人,由于人手不足,我被选中参与到抢救工作中。但很遗憾的是病人没能抢救成功,这对我触动很大。我深切地感受到,并不是学习了医学知识,就能把病人抢救过来。因此,每个学医的人都要扎扎实实地做研究,才能更好地治病救人。”吕毅回忆说。

那一次实习,在吕毅心中埋下了医学梦的种子,也促使他总是选择最难走的那条路。从毕业之初在普通外科,到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再到肝胆外科钻研肝脏移植,吕毅不断地在未知中探索新的研究方向。“1992年我转到肝胆外科,正值中国医学界迎来第二个肝脏移植研究浪潮兴起之时。在20世纪90年代,器官移植极具挑战性。后来我做青年医生的时候,逐渐觉得在世界医学前沿领域,中国需要有自己的发言权。”吕毅感慨道。

7EC82'


02 -  将“无肝期”缩短至世界第一


1998年,吕毅前往日本留学,主攻方向还是肝脏移植。在日本留学期间,吕毅本来有可以去美国开展肝脏移植实验的机会,但在西安交通大学校长和西安交大一附院院长的力邀下,吕毅选择了回国开展相关研究。

肝脏移植作为腹部外科最大的手术,新肝进入患者腹腔后要完成肝脏附属管道的吻合重建,其中从病变肝脏的门静脉、肝上下腔静脉、肝下下腔静脉切断到新肝脏和患者的门静脉、肝上下腔静脉、肝下下腔静脉吻合完成并开通血流的这段时间被称为“无肝期”。

如何快速的实现三大静脉的吻合,是缩短“无肝期”的关键。目前国际医学界大多采用静脉转流泵、手工缝线吻合等技术,即便是缝合技能很高的外科医生,完成上述血管吻合也需要30分钟左右。

磁辅助快速肝移植项目科技查新报告,国内外未见“采用磁辅助快速肝移植”和“肝移植无肝期少于9分50秒”的文献报道。

“无肝期”越长,就意味着患者下半身无血时间越长,危害越大。如果想把“无肝期”从30分钟缩短至10分钟,这就要借助高科技手段。而在攻关期间,一个电视节目启发了吕毅。“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在电视上看到飞机空中加油,软管之间的衔接就像是血管的衔接,这一幕启发我选择了磁环对吸。”吕毅介绍道。

据了解,吕毅团队研发的磁辅助快速肝脏移植创新技术通过“磁环快速开放,再将血管缝合,最后把磁环拆掉”的模式,将“无肝期”时间锐减至9分50秒,做到了世界第一。“其实,9分50秒并不是终极时间,如果采用钛合金包裹磁环技术,可以将无肝期缩短到3至5分钟,就可以实现器官同步移植,这是我们的另一种方案。”吕毅颇为自豪地说道。


03 - 在“外科梦工场”里织梦、造梦


从毕业留校至今,从学生到老师,35年的医学生涯让吕毅不断变换着身份。唯一不变的是他热爱医学、热爱医疗技术创新的赤诚之心。而吕毅也在寻找那些在日常工作中,喜欢琢磨、钻研的人。

“我在日本参观的时候,经常会有医疗器械公司的工程师留在手术室,收集医生的临床使用意见,工程师再不断改进器械,而这方面国内做的还不够。”吕毅表示,这种机制让他再次受到启发,建立“外科梦工场”的火苗也自此点燃。

2009年开始,吕毅开始选址筹建;2010年,“外科梦工场”正式挂牌。“我就想把有想法,并努力把想法变成现实的人聚到一起,让医生和理工科的老师聚到一起,通过学科交叉进行实验研究。‘外科梦工场’的目标就是解决临床问题。”吕毅介绍说。

在“外科梦工场”内,有一个“说梦石”。在吕毅看来,“说梦石”有多学科思想碰撞之意。因为,各学科的研究人员在“外科梦工场”的“梦”,都是从“说”开始。医学研究人员从临床问题入手,确定初步解决方案,理工科研究人员再从材料、模型、工艺等方面入手,将所需的医学器械从想法变成现实。

77AB6

“大家在节假日、下班时间聚在‘外科梦工场’,把各自的想法说出来。在这里,我们‘说’出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仪器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教育部创新团队。‘说梦石’见证了项目确立、开展的全过程,它比医院里的大型仪器还重要,它是一切创新的开端。”


04 - 用医学梦筑牢健康梦 


在吕毅团队的努力下,缔造了“无肝期”的世界纪录。但目前就磁外科而言,医院使用的器械、运用的标准都是国外的,这对吕毅触动很大。

“医工结合是推动医学技术进步的关键。目前,我们团队主要聚焦光、电、磁的赋能材料方面,尤其凸出磁的应用。未来磁外科的发展要由我们来领导,由中国来制定标准。”吕毅表示。

针对这一点,自2018年开始,西安交大一附院已连续承办了两届国际磁外科大会,为参会者提供磁外科涵括的临床医学、材料、生物医学工程、机械加工等问题展开讨论的平台,更重要的是引领世界磁外科的发展。

2019年,吕毅被陕西省科学技术协会推荐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在外人看来他早已功成名就,但吕毅仍然在医工结合的道路上前行着。

2016年10月,《“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正式印发,其成为今后15年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行动纲领。在健康中国的背景下,健康梦成为每一个人的追求,这也让吕毅的医学梦有了落脚点。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

作者:柳洪华  王娜

原文链接:http://sn.cri.cn/n/20190605/a42e1c54-bbc7-bbe7-b2ec-78e2d95b996b.html




版权所有:西安交通大学精准外科与再生医学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   设计与制作:西安交通大学数据与信息中心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雁塔西路76号   邮编:710061   电话:029-82657341

邮箱:precisionsurgery@mail.xjt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