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时间: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心新闻 > 正文
中心新闻
外科梦工场团队在Advanced Science连续发表高水平研究论文
来源:    日期:2025-06-12 22:58    点击:


6月5日,团队吕毅/刘晓菲在期刊《Advanced Science》上发表了题为“Copper-Based Nanotubes That Enhance Starvation Therapy Through Cuproptosis for Synergistic Cancer Treatment”的研究论文。团队通过临床样本与数据库分析,证实肝细胞癌(HCC)对铜死亡敏感。据此设计含铜离子载体的铜基纳米管(NT),联合饥饿疗法显著抑制 HCC 细胞能量代谢。机制显示,Cu²⁺耗尽谷胱甘肽(GSH),加剧氧化应激与铜死亡,促进活性氧(ROS)生成及线粒体蛋白 DLAT 聚集,同步增强铜死亡与芬顿反应。该兼具铜死亡诱导、芬顿反应增强及饥饿疗法的 NT 体系,为 HCC 治疗提供了高效协同的新策略。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为第一署名单位。该工作得到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3YFF0713700,YL),陕西科技协会青年人才基金(20230302,XL)等项目的支持。

研究背景

肝癌以肝细胞癌(HCC)为主,2020 年全球死亡病例达 83 万例。由于多数 HCC 细胞对化疗耐药,晚期治疗面临严峻挑战。铜死亡作为新型程序性细胞死亡方式,因肝脏在铜代谢中的核心作用,成为 HCC 潜在治疗策略。其机制为:细胞内铜过载引发线粒体蛋白聚集,导致铁硫簇蛋白丢失,破坏三羧酸(TCA)循环并诱导细胞死亡。目前研究多聚焦基因组学层面的相关基因筛选,但基础机制研究仍处于初步阶段。传统铜离子载体因对糖酵解依赖型肿瘤疗效有限,亟需优化,而纳米医学为药物研发提供了新思路。

体内抗肿瘤作用

在 C57 小鼠皮下肿瘤模型中,纳米铜硫醇(NTs)的体内研究显示:单药 Cu HAT-2DG(饥饿疗法复合)或 Cu HAT-ES(化学动力疗法复合)仅部分抑制肿瘤生长,而三者协同的 Cu HAT-2DG-ES 显著抑制肿瘤进展,小鼠生存期显著延长。组织学检测(H&E、TUNEL)证实该组肿瘤坏死与细胞凋亡最显著;Ki-67 免疫组化显示其通过抑制细胞增殖发挥作用。铜离子分布检测表明,尾静脉注射组肿瘤铜含量显著高于腹腔注射组,提示 NTs 通过血液途径具备肿瘤靶向性。

发展前景

铜死亡作为肝细胞癌(HCC)的潜在治疗策略,团队成功构建了整合铜离子载体与饥饿疗法的铜基纳米平台。体外与体内实验证实,该平台对 HCC 具有显著的协同治疗效果,为临床 HCC 治疗提供了新思路,同时也为铜离子载体在肿瘤治疗中的优化应用提供了重要参考。

论文链接:https://advanced.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dvs.202504121


6月10日,研究论文“Electronic Microenvironment Regulation of Bismuth-salophen Single-site Catalysts for Enhanced Selectivity in CO2 Electrolysis to Formic Acid” 相继在期刊《Advanced Science》上发表。该研究设计了一系列电负性基团(-F、-H和-OMe)修饰的铋单位点催化剂(SSCs),通过原子级微环境调控提升铋的CO2RR选择性,并抑制析氢副反应。这些发现揭示了单位点催化剂微环境调控对Bi基催化剂电子结构和催化性能的深远影响,为未来高效CO₂RR催化剂的设计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论文链接:https://advanced.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dvs.202502061







版权所有:西安交通大学精准外科与再生医学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   设计与制作:西安交通大学数据与信息中心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雁塔西路76号   邮编:710061   电话:029-82657341

邮箱:precisionsurgery@mail.xjtu.edu.cn